布隆迪大学联合中国科学院建湖泊生态实验室 守护坦噶尼喀湖生态

刘老师 阅读:6 2025-09-20 14:04:15 评论:0

  布隆迪大学环境科学实验室里,科研人员正通过液相色谱仪检测坦噶尼喀湖水质样本,屏幕上实时显示氮磷含量数据;一旁的遥感监测中心内,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李华正指导团队分析湖泊水位变化图谱。近日,两机构共建的 “坦噶尼喀湖生态保护联合实验室” 正式运行,聚焦水质监测、生物多样性保护、生态修复三大方向,为非洲最大淡水湖守护提供技术支撑。

  “坦噶尼喀湖养活了周边 200 万人,却面临污染与过度捕捞威胁。” 实验室布方主任卡伦教授指着卫星图介绍,近十年湖体透明度下降 40%,慈鲷鱼种群数量减少 50%,传统保护手段缺乏科学数据支撑。实验室配备了水下机器人、水质监测浮标、遥感无人机等先进设备,在布隆迪湖区设立 6 个监测点,构建 “水下探测 + 空中遥感 + 实验室分析” 的立体监测体系。

  中国技术破解监测难题。中科院研发的 “水质智能预警浮标”,可实时传输水温、溶解氧等 12 项数据,提前 15 天预警污染风险,准确率达 90%;水下机器人可下潜至 200 米深水区,拍摄到濒危物种蓝藻的生存影像。“以前靠人工划船采样,现在浮标自动传输数据,效率提升 10 倍。” 实验室研究员萨米娅说,已完成 500 份水样检测,建立起坦噶尼喀湖首个水质数据库。

布隆迪大学中文网

  生态修复与社区参与并行。实验室研发的 “人工鱼礁” 技术已在湖区试点,投放 100 个人工鱼礁后,慈鲷鱼栖息量增长 30%;联合当地社区开展 “禁渔期宣传” 活动,培训 200 名渔民参与生态监测。中国科学院捐赠了 50 套监测设备、10 艘采样船,协助布隆迪建立 “湖泊生态保护数据库”。“目标三年内将布隆迪湖区水质提升 1 个等级,濒危物种数量增长 20%。” 实验室中方负责人表示。


本文 布隆迪大学网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keyan.gov.edu.bi/post/3069.html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布隆迪大学中文网